真诚的勇气
用恒久忍耐的心,追随信仰寻求爱
| 马太福音 5:37 |
你们的话,是,就说是;不是,就说不是;若再多说,就是出于那恶者。
- 今日经文美图 -
全高清图片,欢迎下载
天国近了 专栏
那时,有施洗的约翰出来,在犹太的旷野传道,说,天国近了,你们应当悔改。这人就是先知以赛亚所说的,他说,在旷野有人声喊着说,预备主的道,修直他的路。
(马太福音 3:1-3 和合本)
作者|Freerain, 编辑|亮亮
配图|史蒂文 Unsplash
讽刺因其灵活性,可能令说话者陷入道德甚至属灵的危险,这个危险在于,反讽完了之后怎么样?能否由此生出爱心、敬虔、和睦来?若讽刺运用不当,可能将人引向无意义的境地。
最近看到身边一些基督徒热衷于"讽刺"的网文,甚是不安,几次想写点东西,几次放下,终于还是要写出来。我的意见不一定正确,但我将尽力保持真诚,使我的文字可以按照字面的意义来理解。
一、什么是讽刺?
下定义总是很艰难,尤其是,在实际的表达中,有若干相近但又有别的类型常常混合在一起,比方:反讽(Irony)、嘲讽(Sarcasm)、搞笑(Travesty)。而且,这类文学手法运用的范围也可大可小,这是一种文体?修辞?还是如有的学者所认为的,在这个时代,"一切都是反讽"?
大致上,我将讽刺的文学形式理解为一种文体,比修辞的范畴略大,或者,讽刺本就是多种修辞的综合。按照韦伯斯特词典的解释,反讽是"言不由衷"的文体,尤其表达与字面相反的意思;嘲讽是一种"尖刻的攻击",意图给对方造成痛苦;搞笑则是"贬低、扭曲的模仿"。在日常生活中,当我们讽刺别人的时候,有可能无意识地把这几种修辞组合在一起,大体上,是要表达一种与字面相反的意义,通常为了达到明褒实贬的效果。
这样的文体将带来一种曲折、隐晦的表达,在一定的背景配合下,令接受信息者明白,因此,其目的又不是隐藏,而是让接受者找到发出者隐藏的意义,因而,有一种"半透明"的特色。比方,鲁迅先生在《阿Q正传》中描述了普通的"胜利者"情状之后,说道:"我们的阿Q却没有这样乏,他是永远得意的:这或者也是中国精神文明冠于全球的一个证据了"。我们自然明白这是对"精神胜利法"的讽刺,更进一步,并非称赞中国的精神文明,而是批评之。
二、讽刺的力量
讽刺具有一种特别的力量。这种力量正蕴含于它的"半透明"之中。
说话者用一种似褒实贬的方式发起攻击,接受者需要借助于某些工具(包括文本之外的知识,或者特定的语境)填补一个空隙,使意义完整并得到理解。那么(1)如果接受者并非说话者攻击的对象,当他跨过文本空隙的时候,为作者设计的这个巧妙的桥梁感到欣喜,这个愉悦感将使他与说话者站在同一阵线上,攻击预定的目标。(2)如果接受者是说话者攻击的对象,当他跨过文本空隙的时候,将意识到自己遭到攻击,但同时,由于文本的不透明性(表面的称赞或中立),他难以直接回击,说话者拥有相当大的余地施展躲避的动作(下文将指出,对基督徒而言,这构成一种道德上甚至属灵上的危险)。
于是,讽刺就具备了某种类似于施米特所说游击队的品性:非正规、灵活、强烈的政治责任感。讽刺拒绝用清晰的论证展开对话;能够避开敌人的正面攻击,能够在不经意间争取盟友、打击敌人;讽刺者也往往隐藏着对攻击对象的深厚敌意,却以"轻松"的形式表达。因此,讽刺在作者面临一定的压力、该压力又不足以完全压制他发生的情况下尤其盛行。比方苏联时期产生过的大量政治笑话。
在福音书中,我们看到耶稣似乎也运用了一些讽刺。比方马太福音21章,当耶稣进圣殿教训人的时候,祭司长等人来阻止他、责问他的权柄从何而来,耶稣讲了两个比喻,尤其是葡萄园凶恶佃户的比喻,明显指向祭司长和法利赛人。"祭司长和法利赛人听见他的比喻,就看出他是指着他们说的。"(太21:45)当然,严格说来,耶稣并不是在讽刺,他是运用比喻,但效果基本相同:通过一种"半透明"的文体攻击敌人,敌人显然跨过了文本的空隙,明白了意思,却无法马上作正面的回应,对此极为愤怒。
C.S.路易斯在《魔鬼家书》的开头,引用了马丁·路德和托马斯·莫尔的两句话:"魔鬼若不愿降服在圣经经文之下,那么把他赶走的最佳方法就是嘲笑他、蔑视他,因为他无法忍受被人瞧不起","魔鬼......那骄傲的灵......无法忍受嘲讽"。在这里,路易斯同样指出了讽刺在攻击敌人方面的力量,他的这本小书也成为基督教讽刺文学的经典。
三、讽刺的危险
然而,对基督徒而言,讽刺的文体也存在危险。
最重要的是,讽刺将会在不知不觉中区分敌我。无论是耶稣还是路易斯,运用讽刺这类"半透明"问题的目的都很清楚,就是打击敌人,这是该文体本身天然的品性(鲁迅也是如此)。而且,这件武器有可能造成非常强烈的敌对情绪,耶稣对法利赛人,路易斯对魔鬼,绝无妥协的意思,而是要充分揭露敌人之所以为敌,并警告同伴(这也是游击队的品性:"强烈的立场和责任感")。如果将这种文体运用于同伴,是极不合宜的做法。
耶稣常常运用比喻,在某些情况下,甚至进入一种完全"不透明"的状态(太13:10-17)。这种意义的封闭,构成对敌人的咒诅,也就是绝对敌人的设定。耶稣对门徒,始终要把比喻解释清楚,以免造成阻隔。而在末了的要紧教导中,耶稣放弃了比喻,门徒们很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:"如今你是明说,并不用比喻了。现在我们晓得你凡事都知道,也不用人问你,因此我们信你是从神出来的。"(约16:29-30)
耶稣也提醒门徒,注意言辞的明晰性:"你们的话,是,就说是;不是,就说不是;若再多说,就是出于那恶者。"(太5:37)因为,讽刺的力量之一就是善于躲避,而这也带来危险。在接受信息者明白讽刺的意义后,若要求澄清,说话者可以利用文本的不透明隐藏自己。比方,表示自己所说的是虚构的,或者,表示自己是所说的并不是指向对方,而因为文本的晦暗,对方无论如何无法确实证明。在极端的情况下,运用讽刺之后,令和好变得极其困难,如果说话者向对方道歉,对方难以分辨,这个道歉本身是不是又一轮的反讽。因为,讽刺文体本身就强烈地倾向于划分绝对的敌我关系,在这个关系中,没有和好的可能。这也是为什么,耶稣不对门徒隐藏意义,保罗从不讽刺(可以骂人),路易斯只讽刺魔鬼。
所以,讽刺因其灵活性,可能令说话者陷入道德甚至属灵的危险,这个危险在于,反讽完了之后怎么样?能否由此生出爱心、敬虔、和睦来?若讽刺运用不当,可能将人引向无意义的境地。克尔凯郭尔在《论反讽概念》中如是说:"反讽是没有目的的,它的目的就在自身之中,这是一种形而上学的目的。这个目的不是别的,乃是反讽自身。当一个反讽者弄虚作假、不以自己真正的面貌出现之时,他的目的似乎的确是想让他人受骗上当;但他真正的目的是想感觉到自由,可他恰恰是通过反讽才感到自由的,所以反讽没有其他目的,它自己就是目的。......在丹麦语里,反讽也时而被译作'油滑',虚伪者常常被称作'滑头'。然而,虚伪其实是个道德领域之内的问题,反讽是个形而上学领域里面的问题,反讽者时时刻刻所关心的是不以自己真正的面貌出现......我们不要忘记,对于反讽来说,道德的规定其实是太具体了。"(p.220)
再多说一些,在如今的网络环境中,讽刺可能带来更多的危险。一方面,是娱乐化的问题。在这个时代,由于意义的日益稀释,人们尝试用滑稽来感受一点伪装的生命力。在网络世界中,要引起人们的注意(点赞和转发),必须讲段子。然而,那实在并不是智慧或才华,反而激发人的虚荣。讽刺(伙伴)所激发的情感,与圣经表达的"敬虔"南辕北辙。另一方面,讽刺的意义,原本需要文本以外的信息填充架桥,才能跨过缝隙(听懂这个哏)。但是,当信息被快速传播到作者无法预料的受众中时,原本的意义小溪就可能变成一条宽阔的大河,信息的接收者很可能因缺乏语境而无法跨越、一头栽入其中,这也就带来讽刺本身的失败。
四、总结
简言之,讽刺实在是一种带有强烈斗争性的文体,用于敌人,而不可用于同伴。而我们的敌人,是自己的私欲、世界的风俗、魔鬼撒旦,不是非信徒,也不是其他基督徒。基督留给我们的命令是"爱上帝,爱人",以及"彼此相爱"。为此,我不得不提醒基督徒们(包括我自己,原本是个极擅长讽刺的人),谨慎自己的口舌,尤其不要讽刺弟兄姐妹,有什么劝勉、提醒,请直说,说得清晰,把道理讲清楚,把圣经依据讲清楚。我推荐教会成员阅读的书籍,是《认识圣经》和《明亮的对话》。
我们应当尽力真诚,这需要勇气把自己放在光明中。
最后,我想用一段清教徒的祷告来结束,其中表达出的敬虔情感,是值得思考、默想和学习的:
神啊,你太伟大,
我要做的,就是带着敬虔的敬畏,谦卑的信心
来就近你,
因为你的屈尊俯就是你的伟大,
你的良善是你的荣耀。
我不配,但你欢迎我;
我有罪,但你有怜悯;
我贫穷,但你有测不透的的丰富。
你不爱惜你的儿子,
把万物和他一同白白赐给我们,
以此向我显明你无边的怜悯;
这是我盼望的根基,
我安全的避难所,
通向你又新又活的路,
让我知罪的手段,
就是破碎的心,对自己的绝望,
要使我珍爱福音。
在基督里的人有福了,
在他里面,能与你相和,
称义脱离一切的控告,
被拯救脱离将来的忿怒,
承受将来的荣耀;
赐我如此对世界的死,
如此对救主的爱,
如此对他家的依恋,
如此对他事奉的委身,
以此证明我是承受他救恩的百姓。
愿我品格行为的每一部分,
给别人留下严肃和蔼的印象,
促使他们来求问通向主的道路。
不要让生活中的事,无论欢喜还是痛苦,
伤害了我灵魂的兴盛,
而是令它加增。
把你的帮助赐给我,
因为你所命定的,
不是让我独立于你之外,
没有你多而又多的祝福
最好的手段也都枉然。
(希望学习清教徒的祷告,请访问"古旧福音"网站)
【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,“回转TurnAround”整理发布】
欢迎转发朋友圈 | “回转TurnAround”公众号 | 感谢阅读和点赞